/ Technical Support
更新時間:2016-01-18
設備基礎灌漿施工工藝都差不多,根據現場大致情況再進行施工,一般灌漿料適合5℃以上使用,以下是設備基礎灌漿工藝流程:
一、二次灌漿施工工藝流程
清理設備基礎-24小時前開始浸水-灌漿前清除積水-二次灌漿-養護
二、施工準備
1、設備基礎表面應進行鑿毛處理。清掃設備基礎表面,不得有碎石、浮漿、浮灰、油污和脫模劑等雜物。灌漿前24小時,設備基礎表面應充分濕潤。灌漿前1小時,清除積水;
2、按灌漿施工圖支設模板。模板與基礎、模板與模板間的接縫處用水泥漿、膠帶等封縫,達到整體模板不漏水的程度;
3、模板與設備底座四周的水平距離應控制在100mm左右,以利于灌漿施工;
4、模板頂部標高應高出設備底座上表面50mm;
5、灌漿中如出現跑漿現象,應及時處理。
三、施工要求
1、瑞特建固灌漿料二次灌漿時,應從一側或相鄰的兩側多點進行灌漿,直至從另一側溢出為止,以利于灌漿過程中的排氣。不得從四側同時進行灌漿;
2、當灌漿層厚度超過150mm時,應采用瑞特建固灌漿料(加固型)。
3、當設備基礎灌漿量較大時,灌漿料(加固型)的攪拌應采用機械攪拌方式,以保證灌漿施工。
4、防止在灌漿過程中由于窩住空氣而產生空洞。
四、灌漿注意事項
1、在灌漿過程中應盡可能利用BY型灌漿料的自流性,嚴禁使用振動器振動。必要時可適當用竹板條進行拉動導流,但拉動次數不宜過多。
2、灌漿層厚度超過100mm時,最好分兩次灌漿,最后一次的灌漿層厚度應小于100cm。
3、在超過100mm且必須一次灌漿時,在灌漿過程中要注意灌漿層表面是否有泌水現象。如發現應立即布撒瑞特建固灌漿干料,直至表面水份被吸干。
4、遇有螺栓孔或剪力坑的設備基礎時,應先灌螺栓孔或剪力坑。其灌漿高度應低于底板混凝土的10-20mm。24小時后可進行二次灌漿。
5、不得將正在運轉的機器的震動傳給準備灌漿的設備基礎,如出現上述情況,在二次灌漿時應停機,以避免損壞未結硬的灌漿層。
以上就是設備基礎灌漿料的灌漿工藝流程,大家可以按照說明進行使用,如有什么問題可以咨詢廠家為您做進一步解答。